城市扩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带来日益严峻的餐厨“垃圾围城”问题。降低“泔水桶”对环境产生的危害、甚至“变废为宝”,一场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生态战役在无锡悄然打响。
生物发酵让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7月27日6点30分,无锡市滨湖区马山餐厨(易腐)垃圾处理站,一辆散发着刺鼻臭味的卡车缓缓驶来,负责人丰丹青立即迎上前去,熟练地指挥工作人员卸车。他的身后,一套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发出低沉的作业声。
一个月前,马山餐厨垃圾处理站投入试运行。每天清晨,专用车载着前一晚从附近餐馆收集的泔水来到这里,经过称重、除臭、破碎、分选、固液分离、油水分离、微生物发酵等十多道工序处理,变成可用于土壤改良和园林绿化的有机肥。“10吨泔水进去,1吨肥料出来,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6-22小时。”丰丹青说。
滨湖区城管局副局长朱胜玉介绍,据不完全统计,该区每天产生的垃圾总量约在800吨,其中60%以上是餐厨垃圾。2016年,滨湖区在无锡率先实施餐厨垃圾再生利用试点,马山街道小型餐厨垃圾处置站建成,日处理量2吨,服务于周边7家餐馆酒店。今年,日处理量20吨的荣巷桃花山餐厨垃圾处理站和日处理量10吨的马山餐厨(易腐)垃圾处理站一期工程投运,全区餐厨垃圾处置能力大大提升。
餐厨垃圾的处置是世界性难题。记者采访获悉,目前,以高温耗氧为代表的生物发酵模式逐渐取代传统填埋或焚烧,为餐厨垃圾的无害处置和再生利用提供有益的探索。
收运“掉链子”,泔水去向不明
全新上马的马山餐厨垃圾处置站设施先进,为地区垃圾处理解决了大问题,可马山环卫所所长王珂伟却高兴不起来:“垃圾收不上来,再好的设备也无用武之地。”
王珂伟告诉记者,按规划,马山处置站一期工程运行后,将在8月扩产,日处理餐厨垃圾8-10吨。眼下,处置站每天接收的餐厨垃圾只有250公斤左右。
泔水收不上来,原因在餐馆积极性不高。张先生在无锡一个人口密集的老住宅区旁开了一家小饭店,每天凌晨打烊后,他都会把一桶桶泔水交给一家私营餐厨垃圾收运公司。“交给私人不用出钱。”他告诉记者,政府部门目前对餐厨垃圾实行免费收集和处置,但从长远来看,肯定是要收费的。对他这样的小老板来说,压缩成本最重要,至于这些私人公司是否具备营运资质,这些泔水又将流向何处,他无力问津。
记者采访中发现,由于厨余垃圾的收运、处置缺少源头登记和全过程管控,大量餐饮单位、宾馆酒店、企事业单位食堂产生的厨余垃圾去向不明,由此带来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风险日益凸显。
随着处置能力的提升,滨湖区建立更加规范有效的餐厨垃圾收运体系。到明年底,该区餐厨垃圾处置规模将达到70吨/日。届时,区内大中型餐饮单位、宾馆酒店和企事业单位的餐厨垃圾将基本纳入规范的收运和处置体系。
推行垃圾分类,强化源头治理
安全帽、口罩、护目镜、手套、围裙……“全副武装”的庞胜华站在卸料池边,手持钉耙往里翻腾。池里,堆着刚运来的餐厨垃圾,在高温的炙烤下发出阵阵恶臭。记者在一旁只站了几分钟,被熏得喘不过气来。
65岁的庞阿姨是荣巷桃花山餐厨垃圾处理站的一名分拣工人。她的工作,是把玻璃瓶、塑料袋、金属、一次性筷子等“异物”从餐厨垃圾中分拣出来。“这个天气,4个人3小时能把一池垃圾分完,冬天1个小时就能干完。”庞胜华说得轻松,双眼却被汗水和脏水“腌”得通红。
今年1月投运的荣巷桃花山餐厨垃圾处理站,目前基本满负荷运转。“最大的难题是分拣。”处理站站长袁周力告诉记者,分拣主要是将无法压缩、焚烧和脱水的大件物品进行分离。目前,该站点共有10名分拣工人,每天要轮班工作8小时。
终端处置的难题,要追溯到源头。在我国,垃圾分类刚起步。大多数餐饮单位,既缺乏垃圾分类意识,也缺少相应设施。而餐厨垃圾的主体——居民生活产生的厨余垃圾,分类更是无从谈起。
为解决垃圾处置难题,无锡去年11月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意见》,构建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到2020年,市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运覆盖率均达70%。建立市区“餐厨(易腐)垃圾”全覆盖处理体系。
滨湖区在餐厨垃圾处置上走在前列,目前全区共有107个小区实施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全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已达30%。今年下半年,滨湖区将完成57个小区和186个企事业单位垃圾分类设施建设。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