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Ctrl+D即可收藏太平洋观察星网 最新天下奇闻异事任君分享!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太平洋观察星网 > 探索揭密 上海制造重回聚光灯下 揭秘上海产业转型路线图

上海制造重回聚光灯下 揭秘上海产业转型路线图

来源:太平洋观察星网 | 发表日期:2016-06-23 | 点击数:

更多

导读:原标题:深度| 上海制造重回聚光灯下,揭秘上海产业转型路线图 上海制造业比重已经连续4年、每年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时隔多年,上海重新强调发展先进制造业。如何理解这份执着?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近日在市经信委调研时指出,要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

原标题:深度| 上海制造重回聚光灯下,揭秘上海产业转型路线图

  上海制造业比重已经连续4年、每年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时隔多年,上海重新强调发展先进制造业。如何理解这份执着?

  

上海制造重回聚光灯下 揭秘上海产业转型路线图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近日在市经信委调研时指出,要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谋划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大战略,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他特别提出,上海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今年以来,上海制造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年初公布的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

  如何理解上海对制造业的执着?上海产业转型的路线图又是什么?

  力争“25%”,透露什么信号?

  从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表述看,这是上海头一次明确提出制造业的比重,即25%左右。而“力争”二字,既表明此事不易,也是一种决心的体现。

  根据官方统计,上海制造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38%下降到去年的28.5%,跌幅近10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则从2010年的57.3%上升到去年的67.8%,增幅超过10个百分点。

  这种变化,与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战略密不可分。十几年来,金融等服务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上海土地、人工成本大幅提高,环保标准严格,不少制造业产业梯度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实际上,上海制造业比重已经连续4年、每年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这意味着,如果照此速度,两年后制造业比重就将降至25%以下。

  那么,为什么多年之后,上海重新强调要发展先进制造业?

  据市经信委负责人分析,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制造方式产生重大变革,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工业4.0”等战略,制造业成为全球竞争新焦点,中国制造业受到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另一方面,国内消费结构升级换代需求旺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分迫切,高端装备制造等瓶颈亟待突破。

  因此,国家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更加自信地参与国际竞争,也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

  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上海拥有较强的制造业基础和科技教育实力,长期承担着大量国家战略任务。尽管上海是国内最小的直辖市,总面积也远超全球其他著名城市。如纽约有789平方公里,巴黎只有105.4平方公里,上海土地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公里。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部分西方城市和地区由于“产业空心化”而衰落,是上海要引以为戒的经验教训。

  “上海有条件、有基础、更有责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这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更好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的必然选择。”杨雄在市经信委调研时说。

  正是因为想明白了这些,上海早在“十二五”期间就决定坚定不移发展制造业。上海要发展的不是一般制造业,而是瞄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主攻关键零部件生产的先进制造业。

  这也意味着,历史上拥有良好品质和口碑的上海制造,再次被推到时代的聚光灯下。

  产业转型升级,上海的不二之选

  显然,25%的比重,守是守不住的。发展制造业没有别的路,必须要转型升级,一个一个布局重点发展的行业。

  上海在“十二五”就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国家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选择了其中七大领域。因其所涉及的领域有限,上海又提出发展“四新”经济,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其中,新产业是过去没有的门类。而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这几项,都可以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纳入其中。

  其中,新技术的重要性毋庸赘述,上海制造业就是瞄准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进行布局。

  而新模式对制造业同样重要,这并不为太多人所了解。市领导在调研中讲了两个案例。制造业必须要考虑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技术。比如汽车产业,过去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是发动机、变速箱,现在阿里巴巴、百度都在搞互联网汽车、无人驾驶汽车,今后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可能变成电机、电控系统了,而且可以方便地组装。如果不提前应对,搞不好传统汽车厂就忙着做代工,变成“卖苦力”的行业了。

  新模式还体现在产业组织方式上。比如研发中心,如果用创新的做法,提供开放的平台,让内部、外部的创新资源都集聚过来一起干,或许就有生命力。如果还是像传统的研发中心那样闭门造车,可能就要出问题。这在医药行业已经很清楚。医药企业自己搞研发很吃力,要买大量设备、招大量的人。现在医药行业研发大量外包,药明康德就干这个,一次研发十几种药,规模效益和设备利用率大大提高。

  可见,传统产业要转型,本身的产业组织形式也要改变,否则难以适应产业革命大趋势。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坦言:“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兴起,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将带来生产方式和产业竞争范式的深刻重构。”他说,随着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价值链“微笑曲线”可能变为“沉默曲线”甚至翻转,产业竞争转变为创新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竞争。

  此次调研明确,今后上海的产业政策将更加聚焦“四新”:“你有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我们就支持你。如果你用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我们也支持你。但是,你如果还是沿用拼土地、耗资源、靠劳动密集的老套路,那就不要指望我们的支持。”

  上海的各项政策,如工业用地方式、财政支持方式、招商引资机制、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也将做必要的改革调整,合力为“四新”经济营造良好环境。

  未来竞争激烈,上海还有什么牌?

  面对全新的竞争态势,现在发展制造业,难度较之从前,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上海手里还有没有好牌?

  杨雄指出:发展先进制造业要和科创中心建设结合起来。

  让制造业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战场,这无疑是明智的战略。

  肖林分析说,科创中心建设可以提供技术等新要素的供给,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最重要的抓手就是高标准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汇聚全球一流团队,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创新生态培育、科研制度改革等方面创新探索。

  同时,推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创新功能平台建设,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高端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并加快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支撑平台。

  有了科技的支撑,上海制造业可以积极布局高端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积极发展新型产业和业态,才能代表国家更好地参与未来的国际竞争。

  上海的目标是,“十三五”末期努力形成高质量、可持续、有活力的工业发展格局,争当全国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其中,不仅工业规模和比重保持合理区间,工业供给结构显著优化,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形成一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市场潜力大的工业精品。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制造业质量竞争力保持全国领先,工业发展效益保持全国先进行列等。

  目标远大。眼前这几年的作为,将决定上海制造未来的地位。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标签: 最新资讯请收听: 订阅到QQ邮箱

精彩推荐

猎奇焦点


CopyRight© 2011-2019 www.tpygc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02990号-3
邮箱:2622293504@qq.com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照片版权归创作人所有,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