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3日发布第十五次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15年有50.46%的移动终端使用者感染过病毒,比上年增加18.96%,感染率居高不下,移动安全成为网络安全的焦点话题之一。(7月3日新华社)
移动终端使用者感染病毒的比率居高不下、持续上升,这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如移动端受攻击的概率大大高于传统PC机,大数据的发展也降低削弱了个人信息的可控性,让信息泄露事件频发。现在支付类病毒智能化程度提高,“仿冒”的银行APP、电商、支付类APP散布在各大中小型的电子市场,一旦点击下载,就会触发进入黑客操控的支付流程。手机支付类病毒呈现高危化、智能化等多种特征的发展趋势。
面对移动安全的严峻形势,监管部门乏于应对也是重要原因,垃圾短信和欺诈信息是造成移动终端安全问题的主要途径。
据统计,有九成网友使用手机上网,越来越成了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的手机,成了公众交流、打车、交水电费、购物等方方面面的重要生活助手,如若不能形成牢固的移动安全屏障,导致移动终端病毒入侵,对公众的权益将带来极大的危害,比如垃圾短信、欺诈信息严重影响公众的正常生活,也让公众容易被欺骗,财产受到损失。
手机支付类病毒野蛮生长,移动安全形同虚设。网络犯罪恣意妄为,需要监管部门有所作为,遏制日益严重的移动终端病毒疫情继续蔓延。
近年来,我国加速了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同时也加大了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各部委联合组织了 “净网2014”、“剑网2014”等专项行动全面治理网络乱象。还需要再接再厉,加大打击网络犯罪的力度,面对日新月异、不断更新变换犯罪手段迷惑与欺骗公众的网络犯罪,需要见招拆招,要能提升侦破与打击能力,需要加强区域间的联动,也要加强国际合作,务必要能净化网络环境,形成保护网络安全的坚固屏障,让公众远离网络犯罪的侵害。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